Dai Z, Galeotti F, Villeval M C. Cheating in the lab predicts fraud in the field: An experiment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18, 64(3): 1081-1100.
实验综述
- 研究问题
- 实验室证据的普遍相关性
- 实验不诚实和生活不诚实的一致性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实验任务识别出的作弊态度的多样性是否与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欺骗行为有关
- 不是比较两任务中的作弊行为,而是测试两个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 样本选取
- 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
- 两个心理因素影响(与实验无关)
- 实验中情境的启动效应
实验介绍
- 实验设计
- 招聘方法和实验步骤
- 基本情况
-
地点

- 法国里昂
- 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到达的车站/罚款征收站
-
时间
-
招聘人员
- 佩戴一枚徽章(上面写着“调查”——“enquete”),以避免被视为检查员
- 实验步骤
- 两种被试采集(244+35=279)两种被试被两种不同的志愿者区分,得以记录
- 实验室实验
- 实验结束独立房间内
- 实验内容
- 四个部分+问卷调查全电脑化,因为这篇论文的目的,我们只关注前三部分
- Part 1 :确定实验者对风险、歧义和损失的态度risk, ambiguity, and losses依照Eckel和 Grossman’s (2008)、Eckel et al. (2012)等人的实验方法设计彩票实验
- 连续的六组二进制彩票中选择一组( in period × 4 )
-
彩票显示呈环状,每个彩票的预期收益、收益方差顺时针增加
-
支付:随机抽取{period i | i = 1,2,3,4}
-
Period 1:彩票收益实验
28€→36€

- 目的:在收益领域中引出风险态度
- 彩票提供两种结果,每种可能½
-
Period 2:彩票损失实验
12€→-4€

- 选择同1,但期望收益用损失代替收入
- 研究对象的初始禀赋为40欧元为保持各项任务的预期收入不变
-
Period 3:彩票收益实验pro
Cardenas和Carpenter(2013)

- 六张彩票选择同Period 1
- 每种结果的概率不确定,取值区间【30%,70%】
-
Period 4:彩票损失实验pro
Cardenas和Carpenter(2013)

- 六张彩票选择同Period 4
- 每种结果的概率不确定,取值区间【30%,70%】
- Period 1+2:衡量受试者对损失的厌恶程度
- Period 1+3/Period 2+4:衡量增益(损失)域中的歧义规避程度
- Part 2 :掷骰子实验(Die-Under-Cup Task)Fischbacher,Föllmi-Heusi (2013)
-
受试者在一杯子内掷骰子,骰子上红黄蓝三色,概率各为⅓,结果仅自己可见

-
每个受试者掷两次骰子并且在电脑上输入每次掷骰子结果
-
这项实验使得能够在总体上收集关于完全诚实、部分和完全不诚实的信息
- Part 3 :公共交通模拟游戏(Public Transportation Game)die task → 模拟现实
- 问卷调查(Final questionnaire)
- 支付实验报酬
实验结论
- 道德行为的多样性
- 证明实验任务中的行为多样性与日常生活中道德坚定程度的多样性相对应
创新及意义
- ①人的欺骗行为的情境相通性
- ②我们可以研究作弊客观测量与自我报告的一致性,以及实验室测量与客观测量或自我报告的相关性是否更大
- ③第一个能够衡量该领域的罚款对实验室中随后的不诚实行为的直接影响的研究
- ④我们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逃票者、他们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特征
- ⑤提供了公共交通领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范式,有相关研究拓展到别的领域